這不只是一部短片,而是一個與陌生人交談的社會實驗。地點位於美國費城。導演 Steven Nicholas Smith 拾起攝影機,詢問過往迎來的路人,要他們完成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句子:
於是在電影拍攝過程中,我們進入他人生活、遭遇一些真實/蒙太奇式的隱喻提示、一些關於旁人的心思、路人的事、一些天知道有誰在乎的事。
從原始泥煤到世俗動物,從大爆炸到週二晨間(鏡前),Claude Cloutier 把人類數百萬年歷史濃縮為一部五分鐘的動畫,一部加速的蛻變史。這是另一版本的進化故事,非常適合在週間-小隔間裡闔門欣賞。
《Salim Baba》是一部紀錄“老影人”與“老放映機”的電影。
薩利姆今年 55 歲,他有 1 個妻子、6 個孩子,住在加爾各答。他收集廢棄膠捲,自己手工剪接,也自己做電器維修甚至換類比音軌。從十歲起,他就和父親推著手搖放映車,到鄰近的社區播電影。他的觀眾大多很小,影院也很老 → 作為愛迪生時期的陳年古玩,它大概近一百歲了,是當年祖父留傳下來的舊機器,也是自上個世紀以來他們一家三代的生計。
此片曾入圍奧斯卡,導演是 Tim Sternberg。實在是一部溫暖到不行的作品。
消費文化大集結,這大概是近來最精彩的暴力動畫吧。商標世界(Logorama) 是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作品。本片由三位法國人所製作:François Alaux、 Hervé de Crécy 、Ludovic Houplain(Collectif H5);而主角由米其林兄弟擔綱演出。片中,英姿煥發的圓圓警探充滿正義感,雖奮勇當先,可惜最後卻命喪麥當勞叔叔無情的子彈之下。糅合警匪、飛車、愛 情、諷喻喜劇、綠巨人之大馬賽克、末日災難與環境浩劫等類型橋段,本片堪稱經典惡搞之作。
(我特別鍾愛麥先生挾持人質那段...)
大概沒有什麽時刻比今天更適合“欣賞”(或重溫)「魚線的盡頭」了。
「禁止大西洋黑鮪魚貿易」的提案昨日匆匆表决,最終日本以 68 比 20 的優勢大獲全勝。這意味著,我們又可以毫無牽掛地大啖黑鮪魚啦,儘管這個物種已幾近滅絕......科學家指出,幾十年來大西洋黑鮪魚的數量已急劇減少 80% → 盜捕猖獗、漁獲數據的誤報、限額捕撈的落實不足、加上圍獵船隊的“科技升級”,已使全球各地的黑鮪魚無所遁形,基本上就快要被吃光。
除此之外,科學家也大膽估計,40年後人類有可能面臨無魚可吃的窘境。(「我年輕時吃過,好香」――下個世代的奇聞異事。)
實在不是我亂扯,這些都是魚線的盡頭告訴我的事。
來看看線上小彩映吧。
前些日子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也取得臺灣播映權,為此片加上中文字幕,免費提供各大機構播放(必須說,這真是一部餐桌上的血淚巨著啊)。目前已暫時索凈一空。
Recent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