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 年 5 月 29 日,一座位於印尼東爪哇省 Sidoarjo 的泥火山爆發了。岩漿氾濫成災,四年來,受害者無以計數、無人聞問,於是當地藝術團體 Publicis 製作幾枚災難裝置,「上訪」中央。作品成堆散置於府前廣場。
頃刻間,主流媒體湧來了,遇難者受到關注了,成千上萬的推特把事件騰上網了,最後,總統也終於發現他們的存在了......
Harvey 與他三個要好的「幾何死黨」一同經歷了童話史上最憂悒的創傷經驗......導演是 Bryan O'Sullivan。
關於致歉的基本守則:從「吃太飽」、「犯大錯」、「面對不祥事」(醜聞)、到施行「忍者的專業禮數」......在日本,欠身施禮的技法可真全。
Michael Winslow(“擁有千種聲效的男人”)向我們述說打字機的歷史:從 1895 年第一代顢頇的 Barlock 一路談到 1983 年的 Olympia Monika Deluxe。然而口說無憑,他引領聽眾身歷其境。
Death to the death penalty
這是一組正在熔解的蠟像,四個行刑場域分別代表一干國家地區的共同處決方式:槍決(中國、越南、葉門、敘利亞、利比亞、台灣...)、絞刑(埃及、伊朗、伊拉克、北韓、日本、新加坡...)、電椅(美國)、與斬首(沙烏地阿拉伯)。 如果有什麽黏糊糊的東西稱作希望的話,燭臺可能代表某些意義吧。面對許多仍然視死亡作為維繫正義的國家,國際特赦組織捨棄我們熟悉的譴責語法,以另一種方式表達他們的訴求。
(“全世界已有 139 個國家廢止了死刑,還剩 58 個國家猶須努力說服中。”)
Recent Comments